第(2/3)页 就在这时,一位穿着白色护工服、年纪大约二十五六岁、容貌清秀俏丽的年轻女护工走了过来。 她原本是例行巡查,看到英子头上和手臂上明晃晃扎着的几根银针时,顿时吓得花容失色,惊呼道:“你们!你们在干什么?!怎么能随便给我们的病人扎针?!快住手!我要叫保安了!” 她说着,下意识地后退一步,警惕地看着林决明和武藤光子,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呼叫器上。 林决明连忙站起身,摊开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:“这位小姐,请冷静一点。我们不是在伤害她,我是在为她进行针灸治疗。你看,她很配合,也很开心。” 英子也抬起头,笑嘻嘻地对护工说:“静思姐姐!我们在玩医生游戏呢!好好玩!” 被称为“静思”的女护工愣了一下,看着英子确实一脸开心、没有任何痛苦或被迫的样子,脸上的惊恐稍退,但疑虑未消:“针灸?治疗?这……这太危险了!你们有经过院方允许吗?有行医资质吗?” 林决明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,而是仔细打量了一下她的面容和气质,忽然心中一动,试探着用中文问道:“你是中国人?” 女护工被这突如其来的母语问得一怔,下意识地回答:“啊?是……是啊。你也是?” 她的口音带着明显的南方软糯味道。 “果然是同胞。”林决明笑了笑,也用中文说道,“我叫林决明,算是个医师吧。这位是武藤小姐,是英子女士的……妹妹。我们来看望她,顺便尝试用针灸的方法帮她调理一下。绝对没有恶意。” 听到熟悉的语言和坦诚的解释,女护工的戒备心明显降低了大半。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捋了捋头发,也用中文回道:“原来是这样……对不起,我刚才太紧张了。我叫唐静思,是这里的护工。主要是……从来没见人在这里给病人做过针灸,一下子没反应过来,吓了一跳。” 她看着林决明,好奇地问,“林先生,您真的是医师啊?在日本当医生?” 林决明点点头,递给她一张之前印好的、只有姓名和电话的简易名片:“嗯,算是吧。主要在东京那边活动。唐小姐怎么会来到日本,在疗养院做护工呢?” 唐静思接过名片,脸上露出一丝羞涩和无奈:“唉,我在国内就是大专学的护理,毕业了找不到好的工作机会。听说日本这边养老行业缺口大,对学历要求没那么严,就通过中介过来了。虽然辛苦点,但收入比在国内好一些。” 她顿了顿,看着林决明,眼神中带着好奇和探究:“林先生您……看起来不像一般的医生呢。” “旅居日本,混口饭吃而已。”林决明谦虚地笑了笑,看了看时间,“唐小姐,今天的事情还请帮忙保密,我们也是想为英子好。时间不早了,我们该走了。” “哦,好的好的,您放心。”唐静思连忙点头。 林决明和武藤光子蹲下身,和英子道别。 “英子,我们要走啦。下次再来看你,给你带更好玩的玩具和更好吃的糖果,好不好?”武藤光子柔声说。 英子虽然有些不舍,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,伸出小手指:“拉钩!小光说话要算话!不然是小狗!” “好,拉钩。”武藤光子认真地和她拉了勾。 林决明起了针。 离开疗养院,走在川口市的街道上,林决明对武藤光子说:“接下来我还要去另一个地方复诊,也是一个精神行为有些异常的病人。你可以跟我一起去,亲眼看看针灸治疗的效果,对你姐姐的情况也能有个更直观的预估。” “是。”武藤光子点头。 时间已近中午,林决明决定先在川口市解决午餐。 他第一次来这个城市,想顺便逛逛,买些当地的点心或特产回去给公寓的女生们做手信。 川口市的街道与东京相比,显得更加生活化,节奏也慢一些。 让林决明有些惊讶的是,街上能看到不少中亚面孔的人,男女老少都有,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,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 “光子,那些是……”林决明有些好奇地问。 “是库尔德人。”武藤光子低声解释,“川口市是日本最大的库尔德难民和移民聚居区之一。” 正说着,林决明被一家餐馆飘出的熟悉香味吸引了。 抬头一看,招牌上赫然写着“美味工坊”三个汉字,橱窗里展示的菜品图片更是让他倍感亲切——夫妻肺片、麻婆豆腐、毛血旺、无骨凤爪…… “哦?居然是中餐馆?”林决明来了兴趣,“走,光子,今天中午就吃这个了!” 走进餐馆,内部装修也充满了中国元素。 服务员过来招呼,林决明熟练地点了几道经典的招牌菜。让他惊喜的是,菜上来后,分量十足,味道也相当地道,麻辣鲜香,十分过瘾。 “老板是中国人吧?”林决明一边吃,一边用中文问服务员。 “是的先生,我们老板是四川人,不过我们的菜改得符合本地特色,比较甜,不会辣。”服务员笑着回答。 林决明环顾四周,发现店里确实有不少华人面孔的食客,那种熟悉的气质和交谈方式,让他一眼就能辨认出来。 久居日本,忽然在异国他乡吃到如此地道的家乡味,让他心情大好。 酒足饭饱,两人心满意足地走出餐馆。 刚走到街角,就看到不远处围着一群人,传来吵嚷声。 只见四五个身材高大、穿着背心、露出纹身、一看就不好惹的库尔德裔青年,正围着一对看起来像是中国留学生模样的年轻情侣,用带着浓重口音、语法混乱的日语大声辱骂着: “八嘎!支那猪!你的女人!饮料!泼到我!衣服!赔钱!快!” “肮脏的中国人!像臭虫一样!滚出日本!” 第(2/3)页